中国企业境外商务投诉服务中心是商务部免费为地方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窗口,基本职能是针对我国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在开展境外商务活动过程中遭遇的经贸摩擦、不公平待遇和商业欺诈等,免费提供公共信息、咨询指导并受理投诉,维护我境外商务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
中国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商品和服务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海关总署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历史同期首破32万亿元,同比增长5.3%。最新统计显示,10月份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7007亿元,同比增长4.6%,比9月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1.2%。1至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60219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增长6.7%,进口增长3.2%。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印证着中国经济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扎实推进,更彰显出中国对外贸易的活力与韧性。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兼顾了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扩大自主开放,将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一方面,通过不断扩大市场准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并增强外资投资信心。当前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经实现了“清零”。另一方面,推动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中国鼓励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和并购,同时推动本土品牌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通过这些举措,中国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和投资便利化,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中国企业获得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增强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出口,促进贸易创新发展。当前,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变,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增长显著。例如,中国风电产业加速升级,向英国、德国等国出口风电叶片,占据风电叶片出口国际市场的重要部分。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其中中国的贡献超过了50%,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积极扩大进口,释放内需潜力。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中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中国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和个性化。这种多元化的需求促进了中国外贸市场的扩展,使得中国能够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进口更多的商品,从而增加了贸易伙伴的多样性。中国持续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拓宽了外贸市场,促进外贸增长,还展现了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韧性与活力。
中国对外贸易方式具有多样化特征。如今,中国的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兴贸易方式蓬勃发展。《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3》显示,近年来中国绿色贸易规模基本保持增长态势,2013年至2022年年均增长3.18%,在全球占比提升2.3个百分点。近年来,中国在高端制造业和尖端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依托产能规模和产业体系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数字贸易领域,快速发展的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三大支柱之一,中国通过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不断创新跨境电商通关监管等措施,促进跨境电商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中国的数字贸易发展潜力巨大,未来5年必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对外贸易拥有强大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和市场活力是推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进出口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的政策措施,包括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有效激发了外贸企业的发展活力。11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强调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加大融资支持,提升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服务保障能力。海关总署亦强调将持续深化“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以及海关12360咨询热线服务等长效机制,加强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宣传解读,为外贸企业创造更加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此外,不断优化的企业营商环境也为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经营备添信心和活力,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推手。
中国对外贸易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尽管全球贸易整体呈现低迷,地缘政治和安全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加,中国外贸依然保持了正增长。尤其在面对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挑战时,展现了强劲的韧性和应对风险能力。中国始终坚持通过世贸组织程序解决争议,坚定维护中国企业利益。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增进了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机会,通过基建合作优化了产业链和供应链,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机会,提升了中外企业的交流机会,提高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未来,中国企业要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地缘政治与大国博弈激烈,而中国对外贸易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仍保持着活力与韧性,少不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和投资便利化。多样化贸易方式以及不断提升的应对风险能力,更为外贸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中国将继续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合作,通过建设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等,进一步降低贸易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实现中国外贸稳定增长,也为国际贸易伙伴提供了更多合作机会,互利共赢,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合作,继续打造开放型经济体,为世界经济的企稳回升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宋 微 陈雨萌分别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编译或摘编文章原文均来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